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教案

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

时间:2024-07-12 17:11:15
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

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

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,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 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 1

活动目标:

1.学习按物品的两个特征分类。

2.尝试自己制定分类标准,进行分类。

3.培养幼儿的观察力、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。

4.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。

5.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,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。

活动准备:

1.大的和小的红、黄、蓝、绿色圆形卡片、三角形卡片及正方形卡片若干块。

2.小篮子。

3.分类提示标志。

活动过程:

1. 出示形状卡片,请幼儿描述它们的颜色、大小和形状。

2. 老师先将两个分类提示标志贴在一个小篮子上,请幼儿按照标志要求,将符合条件的'卡片放入篮子。

3. 将其他的分类标志两两贴在每个小篮子上,请幼儿按照形状、颜色、大小其中的两个标准进行分类。

4. 请幼儿尝试自己制定包含两个特征的分类标准,并把相应的分类提示标志贴在小篮子上,对卡片进行分类。

活动评价:

1.能按物品的两个特征来分类。

2.能按自己制定的两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。

教学反思:

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,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,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,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,并做到熟练掌握、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。

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 2

设计意图

在幼儿生活的环境中,各种物体都包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。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与幼儿的实际日常生活紧密相连。所选的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,同时也应该是幼儿所能理解的,要让他们能够感到数学可以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。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。它既要符合我国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,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。

游戏目标:

1、 训练幼儿对数字大小的认知能力。

2、 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
3、 喜欢数学活动,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,培养思维的逆反性。

4、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,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,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。

5、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,感受游戏的乐趣。

游戏内容:

这个数字游戏故事,可以在睡前也可以在饭后散步时。

可以和宝宝开始讲了:

小蜜蜂,小蝴蝶,小蜻蜓比赛谁飞得快。开始,它们不相上下,分不清谁飞得最快。

突然,小蝴蝶惊叫一声,摔了下来。

"你怎么了?"小蜜蜂,小蜻蜓连忙停下来,关切地问。

原来,刚才小蝴蝶不小心撞在一根树枝上,翅膀受伤了。

小蜜蜂,小蜻蜓替小蝴蝶包扎好伤口,让它好好休息。

"都是我不好,害得你们也玩不成了。"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说。

“没关系,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玩的。”小蜻蜓说:“让我们来玩卡片游戏吧。”小蜻蜓找来四张硬纸,在每张硬纸上分别写上:1,0,5,2,这样便组成了四张卡片。

“我们怎么玩呢?”小蜜蜂,小蝴蝶同时问。

小蜻蜓想了想,出了5道题,分别是:

1)用这四张卡片排出一个最大的四位数。

2)用这四张卡片排出一个最小的.四位数。

3)用这四张卡片可排出多少个不相同的三位数?

4)用这四张卡片可排出多少个不相同的四位数?

5)和这四张卡片可排出能被2整除的二位数?(这题中的数字任选,看宝宝年龄)

宝宝也来和小蜜蜂,小蝴蝶一起来想一想吧,看看你快还是小蜜蜂小蝴蝶快。

游戏指导:

关于这个数字卡片游戏,可根据宝宝的年龄来选数字定难易程度。

活动反思

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;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、量、形、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,建构初步的数概念,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。新《纲要》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: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。 ”幼儿园的教育不仅要有利于幼儿当前的学习,也要有利于他们入小学以后的学习,更要有利于他们长远的、终身的发展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以及方法确定要考虑系统性的特点,但绝不应将这一教育成人化、书本化、正规化。幼儿的数学教育应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。

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 3

活动目标

1.学会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。

2.用语言描述分类的过程和结果。

3.初步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4.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。

5.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。

6.发展目测力、判断力。

7.培养幼儿相互合作,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。

活动准备

1.创设情境表演。

2. 操作材料每人一份:萝卜、鱼、桃子的食物卡片;分类盒、笔、统计表、湿布、小红旗等。

活动过程

1.帮小熊整理食物。

(1)教师设置情境:小熊为客人准备了许多食物,我们一起来帮助它整理,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。

(2)教师演示分类盒的操作方法。

(3)幼儿操作:把食物(萝卜、鱼、桃子)分类整理后填入统计表。

要求: ①在统计表的右上方填上自己的号数。

②把食物归类整理完再做统计。

(4)提问:你整理了多少食物?(要求用完整名式表述)。

2.统计全班幼儿喜欢吃的食物。

(1)、提问:小朋友,在这些食物中你最喜欢吃什么?

(幼儿争先恐后讲着自己爱吃的`食物。)

教师:大家讲了我也记不住,怎么样让老师一看就知道每种食物全班有多少人喜欢吃呢?

(2)、幼儿讨论:用什么方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每种食物有多少人喜欢吃呢?

(3)、提供表格幼儿统计记录。

要求:①先分工再统计。.

②统计表先填上第几组,最后才统计出爱吃的人数。

(4)、师幼汇总。

3.结合统计情况简单小结。

活动延伸

1.在数学区提供各类玩具、图片等材料,让幼儿继续进行 ……此处隐藏5973个字……组织者、引导者与合作者。

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 13

活动设计背景

本节课是老师在幼儿玩积木的时候,无意中发现几名幼儿不是拿积木搭建什么楼房,,而是有的幼儿拿的三角形的积木,有的拿的是正方形的积木,有的拿的是梯形的积木,这样就及时的进行了这一节课的教学。

活动目标

1、通过观察比较,学习按物体的某种相同特征、用途、颜色、大小、形状)的东西可以归成一类,培养幼儿分析、比较、综合的能力。

2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、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。

3、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,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。

4、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。

5、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

幼儿能按大小、颜色、形状进行分类,注重幼儿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同时,理解物品的用途。

活动准备

实物:苹果、梨子、香蕉、皮球、玩具、树叶、篮球;积木若干。

活动过程:

1、教师出示教具:苹果、梨子、香蕉、皮球、(教师问:小朋友,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,可以怎样分?)

2、幼儿小组讨论。

可能的分法有:

(1)按用途分类。

(2)按形状分类。

引导幼儿说出: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:苹果、皮球是圆形的,梨和车不是圆形的;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':苹果、梨、香蕉是水果,皮球、车是玩具。

3、以拾落叶的情节出示树叶,树叶大小、颜色不同。

问:我们要把这些树叶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,可以有几种分法?

幼儿讨论可能的分法有:

(1)按大小分类。

(2)按颜色分类。

引导幼儿说出:我是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,或者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。

4、操作活动。

分积木:启发幼儿按积木的大小、颜色、形状进行分类。

5、活动延伸:

(1)幼儿继续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分类的意识。

(2)教师可利用日常环境让幼儿学习分类,比如:可以对秋天的落叶按照颜色、形状等进行分类,还可以对水果、蔬菜按照颜色、形状等进行分类。

教学反思

通过对中班幼儿上的这一节课,该班幼儿基本能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,以及进行分类的方法,在颜色、大小上分类掌握较好,但是在形状、以及用途上掌握较困难。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通过其他的领域来巩固对物体的分类,也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进行学习。

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 14

活动设计背景

本节课是老师在幼儿玩积木的时候,无意中发现几名幼儿不是拿积木搭建什么楼房,,而是有的幼儿拿的三角形的积木,有的拿的是正方形的积木,有的拿的是梯形的积木,这样就及时的进行了这一节课的教学。

活动目标

1、通过观察比较,学习按物体的某种相同特征(用途、颜色、大小、形状)的东西可以归成一类,培养幼儿分析、比较、综合的能力。

2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、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。

3、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,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。

4、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。

5、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。

6、培养幼儿相互合作,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。

7、乐意参与活动,体验成功后的乐趣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

幼儿能按大小、颜色、形状进行分类,注重幼儿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同时,理解物品的用途。

活动准备

实物:苹果、梨子、香蕉、皮球、玩具、树叶、篮球;积木若干。

活动过程:

1、教师出示教具:苹果、梨子、香蕉、皮球、。(教师问:小朋友,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,可以怎样分?)

2、幼儿小组讨论。

可能的分法有:

(1)按用途分类。

(2)按形状分类。

引导幼儿说出: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:苹果、皮球是圆形的,梨和车不是圆形的`;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:苹果、梨、香蕉是水果,皮球、车是玩具。

3、以拾落叶的情节出示树叶,树叶大小、颜色不同。

问:我们要把这些树叶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,可以有几种分法?

幼儿讨论可能的分法有:

(1)按大小分类。

(2)按颜色分类。

引导幼儿说出:我是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,或者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。

4、操作活动。

分积木:启发幼儿按积木的大小、颜色、形状进行分类。

5、活动延伸:

1、幼儿继续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分类的意识。

2、教师可利用日常环境让幼儿学习分类,比如:可以对秋天的落叶按照颜色、形状等进行分类,还可以对水果、蔬菜按照颜色、形状等进行分类。

教学反思

通过对中班幼儿上的这一节课,该班幼儿基本能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,以及进行分类的方法,在颜色、大小上分类掌握较好,但是在形状、以及用途上掌握较困难。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通过其他的领域来巩固对物体的分类,也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进行学习。

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 15

活动目标:

1.认识数字1-5,能将数卡与点卡相匹配,体验识字与数量的关系。

2.会看卡片切口进行拼图。

3.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、交流的兴趣。

4.教幼儿养成细心、认真的学习态度。

活动准备:

数物拼板一套,配套操作卡片人手一套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复习五以内的点卡,理解点卡与数量的关系。

把1-5的点卡打乱,请幼儿说出每张点卡的名称。提问:这是几点的点卡?2的点卡能表示什么?

二、认识5以内数卡。

教师出示1-5的数卡,提问:谁能认识这些卡片上是什么?让以会认的.数字的幼儿读给小朋友听。

三、游戏"拼卡片"

1.示范拼数字1的卡片,提问这是数字几啊?它和上面哪一张点卡数量一样多呢?请小朋友把1的数卡和1的点卡拼一拼,看看能不能拼成完整的卡片。

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两张图片的切口处是否相吻合,如果吻合就表明拼对了。

2.讨论其他几个数字拼板的方法,其他几张数卡也想找到自己的点卡朋友拼一拼,谁想来帮忙呢?请几个幼儿上来每人拿半块图,找到自己的另一半,拼出完整的卡片。

3.依次观察每一张完整的拼图,念出每个数字的名称,说一说每个数字可以表示什么。如5可以表示5颗糖,5朵花,5只兔子等等。

4.幼儿用配套的操作材料卡片进行拼板练习。

活动反思:

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、单调,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。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,逻辑思维尚未发展,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,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、可操作性的空间。

《中班数学卡片分类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